j9九游会年轻人开始“反向消费”了这是怎么回事?什么是反向消费?“反向消费”是一个近几年才有的网络热词,它是年轻人消费模式以及习惯发生改变而诞生的新定义词汇。
对它的理解从字面上去看就很清晰明了,它就是年轻人过往过度消费、透支消费、不理性消费的反义词。
以往有不少年轻人受到身边生活条件较好的人群或者是媒体营销的影响,在底层物质基础满足不了的情况下消费观念却随之改变。
据21年的相关调查显示,有接近一半的的大学生会使用分期付款购物,有接近五分之一的大学生会选择分期付款超前消费。
另外在超支消费的额度上,14.7%的大学生每月超前消费1000元以上,39.7%的学生每月超支消费500-1000元。
还有32.4%的学生每月超前消费300-500元,剩下的13.2%每月超前消费不足300元。
学生很容易因为没钱花、没钱还、生活质量下降陷入迷茫空虚、压抑焦虑的情绪状态,最终将会影响到学生的正常生活与学习。
而现在的反向消费,就是在年轻人更加注重在消费过程中追求性价比以及实用性,而不是一度追求品牌以及文化。
现在的大学生攀比的是今天我抢到了一份几块钱的特价餐,明天我买到了一件9.9,质量很好的短袖。
而已经上班的年轻人j9九游,他们更愿意以租代买,比如出去旅游他们不会花大价钱买相机,而是选择租一台相机降低成本。
甚至在反向消费外,年轻人还愿意忍痛将以往过度消费、透支消费、不理性消费买回来的东西放在二手平台出售。
现在年轻人的反向消费的本质,是年轻人现在越来越了解自身实际需求、敢于表达自我、寻求自我,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不是让身边的人、让网络上的“毒鸡汤”,告诉年轻人他需要什么,而是年轻人自己知道我需要什么。
还有的两天打卡十几个景点,做了十几页PPT的旅游攻略的,这都被人戏称比毕设答辩的PPT做的还细。
大学生的这种行为,既满足了自己内心想要多看看外面世界的愿望,又做到了该省省该花花,把好钢真正用在了刀刃上。
现在反向消费不仅仅只是追求精神层面的内涵价值,还有对商业化营销的拒绝、对回归朴素自然生活的愿景。
报老年旅游团、下班后不去健身房、不去酒吧就在小区楼下跟老人跳广场舞、不点外卖,下班后自己跟着长辈去市场杀价买菜、做饭等等。
这种放弃享乐主义,追求价格合理且品质上乘的生活的反向消费,这才是真正摆脱营销化、商业化的消费主义陷阱。
首先最明显的好处就在于舍弃透支消费、过度消费以及不理性消费后,现在大大降低了年轻人的生活压力。
而且“反向消费”的理性让年轻人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开支,这缓解了很多将要成家的年轻人购房难、买车难的问题。
而且年轻人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商品,不仅节省了支出,还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让社会有更多的资源倾斜向有需要的人。
比如以前很多厂家制造的微瑕商品,这在以前商业化、透支化消费观念盛行时市场很小,这些商品因此大量堆积。
而如今因为反向消费的出现,很多人更加追求性价比,这些微瑕的商品能够以比正常商品更加低的价格购得因此再次获得市场。
除此之外,类似的折扣店、二手市场、共享市场都推动着整个市场重新洗牌,整个市场都朝着可持续的健康方向发展。
而对于老人来讲,年轻人的反向消费让年轻人脱离电子游戏、脱离酒吧娱乐,回归家庭陪伴老人,让老人与年轻人的交流互动越多。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陪着老人旅游、跳广场舞、散步购物,这解决了空巢老人孤独寂寞、没有群体活动空间的问题。
不少主打轻奢的品牌可能会因此受到重创,特别是一些依赖于营销化的手办、谷子等这些虚无的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