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游戏”流行校园:谁把好好的孩子憋成了

  新闻资讯     |      2024-11-29 05:34

  “死亡游戏”流行校园:谁把好好的孩子憋成了在短暂的窒息中,参与者会因大脑缺氧而陷入昏迷,甚至出现幻觉,从而体验到瞬间的快感,因此,这个游戏也被称为“梦回大唐”或“死亡三秒”。

  医生介绍,“死亡游戏”通过压迫心脏、抑制呼吸引发的窒息,不仅损伤心脏,还极易造成记忆力衰退、学习能力下降,甚至造成永久性的认知障碍,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脑死亡。

  有家长就反映,自己孩子在游戏后直接晕倒,并发出尖叫,伴随满脸冷汗,直到第二天还感觉头痛头晕。

  当压力和焦虑不断向内堆积,而宣泄情绪的出口又被堵得死死的时,孩子们选择用最极端的方式来寻求快乐,也就不足为奇了。

  今年6月,黑龙江,一个14岁的初中生就因为一次性服用了30片卡马西平,在课堂上突然昏迷,神志不清。

  经医院检查,发现这孩子不但有高乳酸血症、低钾血症、血管舒张性休克,还有肺部感染、肝功能异常等好几种并发症。

  他们何尝不知道,滥用药物不好,但被压抑的情绪如同紧绷至极的弓弦,嗑药只是他们试图放松那根弦的无奈之举。

  所以,一开始他们可能也就吃个10片,但慢慢地,10片没感觉了,就变成20片、30片,甚至更多!

  因为即便到了周末,孩子也没有得休息,还要辗转各个课外班,甚至,她们练功的同时还要抓紧时间写作业。

  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痛,对小依来说却是另类的“快感”,因为肉体痛了,心灵的痛便少了,心情也会轻松一些。

  然而,孩子与机器的不同之处在于,机器可以二十四小时连轴转,而拥有情感的孩子,却需要休息,需要娱乐,需要宣泄。

  一味地内卷,一味地压抑,只会逼得孩子自己想办法来满足需求,而孩子能想到的办法,往往都是极端的。

  如今,没了晚自习,女儿每天4点50就能到家,虽然还是很忙碌,但女儿明显开心多了,学习又有了劲头。

  “孩子上了初中后,来自外界的压力会越来越多。我们当父母的,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家庭,帮孩子减轻压力。”

  在所有压力都在挤压孩子的时候,看见他的苦,知道他的累,站在孩子的角度,为他的内心注入力量,成为他前行的支撑。

  周末,大家都奔波在各个课外班时,刘称莲却坚持带着女儿外出爬山、郊游,参观博物馆、图书馆j9九游会,或是去公园游玩。

  刘称莲说:“这是一个十分疯狂的决定,但如果时光倒流,我仍会坚定地选择带孩子去。这样的实际行动,能够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内心,这远比简单的安慰来得更加有效。”

  在她松弛、冷静、理智的教育下,女儿内心富足,抗压、抗挫力强,成绩也一直在稳步提升,最后考上了北京大学。

  孩子的成长,相较于成绩,他们更需要强壮的身体,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来支撑起一个丰满的灵魂。

  *来源:男孩派(ID:boy666dj),关于养育男孩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男孩的苦甜,这里都懂;家有小男孩,欢迎关注男孩派。*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图虫创意。